我的驻村故事|只要行动不停下,村里就会有变化

2023-03-31 18:22:28 来源:固原日报

编者按

自去年开始,我市新一轮选派了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,帮助指导793个村、13个社区开展工作、发展生产。固原日报开设“打造乡村全面振兴样板市‘我的驻村工作日记’”栏目,以日记体形式,刊发驻村第一书记以亲身经历和第一视角讲述的驻村故事,生动展现驻村工作开展情况。


【资料图】

本期讲述人

泾源县水务局派驻

新民乡张台村第一书记 魏 峰

六点半的闹铃响了,打起精神,拿起床头的笔记本看了看工作计划,最近的工作还有很多,我得早做打算。

穿好衣服、洗漱完,收拾两下快步走到家门口的服务站,趁这点时间再熟悉熟悉最新养殖政策。不一会儿村支书于东峰推门进来,他胡子拉碴的脸上洋溢着喜悦,“魏书记,今天牛就能入园了,算得上咱们村上的一件大事和喜事了,我昨晚激动得都没咋睡,这早早来找你,有些细节咱们还需要商量下”。

张台村“出户入园”项目是费尽周折才完工的。我记得刚到村上的时候,村支书就和我谈起过这个项目,规划很完美,我们俩一拍即合,说干就干。几个月里,我和东峰支书开始在县上各相关部门之间来回奔波,了解相关补贴政策以及地块确定所需手续、资金来源等。

在县乡党委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,张台村的“出户入园”项目终于如期完工,接来下就该动员群众了,但在与养殖户签订协议时又出现了新的问题。养殖户对自家牛入园区存在顾虑,担心年底分红无法实现,按照“预定计划”,我和驻村队员张斌分头动员,从园区管理、运行机制、分红方案等方面挨家挨户进行解说……终于,养牛大户马继宁动心了,答应今天牛就开始入园。

商量完细节,天已经大亮了,支书接到第一个电话,说牛已经装车,准备出发。我和张斌也立即起身,赶往牛场。在园区,一头头健硕的牛在主人的“带领”下有序进入养殖园区1号棚,看起来这安格斯牛也比较喜欢新环境,低头开始品尝草料。有了大户带头,后面就续上了,第二批、第三批牛也陆陆续续进入园区。对接好的畜牧站防疫人员也开始了防疫服务,向大家讲解注意事项,我也在一旁边看边学,多学点总是没错的。

忙活了一早晨,肚子咕咕叫起来,早餐午餐一起吧,一边吸溜着长面,一边和村班子成员勾画美好愿景。

支书说:“蔬菜大棚和养殖园区是一起建设的,现在园区投入使用了,蔬菜大棚主体也完工了,接下来咋弄?”

“我觉着咱们可以先把蔬菜种进去,待土壤结构调整后,栽种草莓、小番茄等时令水果,这样不仅能增加集体经济收入,也对集体经济发展转型提供了平台,大家觉着咋样?”我立即将我的想法说了出来。

张斌一听立马就兴奋了,要求这就着手去搞调查、做方案。

“魏书记,你看这房子马上就能封顶了,邻家这会挡住不让我们盖了,咋办呢?”最后一口汤还没来得及咽肚,禹智恩的妻子站在我面前,开始诉苦。和往常一样,我放下碗和村干部跟着她去解决问题。

经过沟通,我们很快发现了问题的症结:4年前两家因小孩打架引发矛盾,一直不和。禹智恩这两年养牛挣了钱,盖新房时排水处理考虑不周,部分房檐水流到了邻家,这才出现了阻工。我仔细查看发现影响不大,禹家的房子马上要竣工了,改屋顶无形中增加了工作量,成本必然大大提高,如果不趁这几天天气好赶紧完工,会耽误不少事。

我给几个村干部使了个眼色,把两家人分开劝说,聆听双方诉求。

“智恩啊,你两家子矛盾归根结底在哪大家都清楚,说白了也不算事,不能因为这点小事耽搁了你盖房么。”

“远亲不如近邻,有个头疼脑热的小事还得靠邻家帮衬一下哩,你俩互相让一下,这事就解决了。”

经过反复劝说,两家人终于坐在一起,握手言和。

……

一圈子转完,天黑了,吃过饭,村部安静下来,同屋的张斌发出了鼾声,我却没了困意,蔬菜大棚的事情浮上了心头……

整理:张艺菲 张灵芝  视频制作:张淑玲 宋昇 董文慧

编辑:李飞龙 责编:李慧  审核:锁金林

标签: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西方快报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沪ICP备2020036824号-7   联系邮箱:5 626 629 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