数九寒冬天 冬至大如年
每当此刻
一碗热气腾腾的饺子
(资料图)
成了中国核电人心中的慰藉
你身边是否有这样一群人
他们是每个岗位上的“佼佼者”
是工作中的“多面手”
他们拼搏奋斗、熠熠生辉
总能在困难迷茫时挺身而出
为这个冬天添一抹亮、一丝暖
秦山核电
秦山核电维修支持处的杨鹏是名副其实的核燃料操作专业“行家里手”。在大修期间某系统改造安装调试、燃料组件装载处理现场、设备故障检修现场,总能看到他挥汗如雨的身影;身边同事有工作方面的问题总会第一个想到他,他不仅乐于回答交流,还会营造融洽的学习氛围。他以自己对核电事业的热诚在平凡的岗位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。
赵国栋是秦山核电运行三处五值副值长,作为一位典型的东北人,他热情幽默、爽朗大方,做事情却一丝不苟,严谨得很。“阿杜,你忙吧,机组参数我来监视”“老朱,你认真审票,六千伏电源我帮你去现场操作”,看到其他人忙的时候,他总是能够主动站出来分担,他的热情和奉献感染了整个团队,共同努力维护机组安全稳定运行。
海南核电
饺子者,皮薄馅多为佳。而我身边的这位“佼佼者”,虽身姿小巧,但多项全能,是斩获2022年海南省职工职业技能竞赛铜奖的“海南省技术能手”。她在实验室外,是手提几斤取样桶的“大力士”,又是深入容器“明察秋毫”的“侦探”;在实验室内,既能拿起细小针管在毫厘之间精确分析,也能手持拖把在疫情需要时成为环境安全卫士。她就是海南核电化学分析岗位的李虹秀,一名外表细腻坚韧、内里技能满点的“佼佼者”。
冬至是一年中最冷的时段,也是最温情的时光。依然清晰地记得我刚加入维修处时,他手把手教会我知识,循循善诱引导我。从理论知识到实操技能,从日常工作到大修试验,他帮助我迅速融入班组,适应工作节奏。他说:“每个人都是核安全的最后一道屏障,现场的人身、设备安全永远是第一位”。不管是现场作业,还是紧急任务,他总是冲在最前面,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一个维修人的榜样力量,在无声岁月间默默奉献青春。
三门核电
早在103大修前2个月,张娜娜便着手组织各个变更工程师梳理计划103大修实施的变更项目的准备情况,确保每个变更项目都通过“人、机、料、法、环、测、时”7个维度进行检查,为103大修变更实施准备双周会做足准备。该项工作中,她积极沟通协调各部门,对大修变更准备情况进行讨论,认真及时跟踪准备未完项及会议行动项进展,经过各方的努力,最终确保所有大修变更项目在大修开始前已具备开工条件。
三门核电103大修计划党员突击队由大修计划各专业人员组成,在大修准备阶段,对5800余项大修工作的逻辑、窗口、风险、资源等要素进行系统化地推演与审查,确保准备工作万无一失。大修实施期间,实时跟踪每项工作进展,系统梳理次日工作计划,动态调整大修关键路径,严谨评估停堆安全风险,准确下达工作调度指令,安全、高效地实施大修各项工作。
漳州能源
寒潮的突然到来让所有人都穿上了厚厚的外套,但即使气温再低,维修处机械科的崔运佳也能温暖并激励着身边人。他坚持带领班组新员工到一线进行设备开箱,细致讲解重要设备的功能、原理和部件的选用原则,对问题耐心解答。即使再忙,即使气候再恶劣,崔运佳也会为新员工指引前进方向,用实际行动去激励新员工不畏困难,堪称这个冬至的“佼佼者”。
照片中眼神坚定的这位青年员工名叫于凤光,来自漳州能源维修处仪控科,他们正在进行漳州核电1号机组DCS首次组态下装。在组态下装过程中,组态软件出现问题,在大家都一头雾水的时候,于凤光积极主动联系厂家,频繁奔波于主控室与收得到手机信号的龙门架,最终精准定位问题,圆满完成首次组态下装任务,体现了敢为人先的“佼佼者”精神。
中核山东
每次出差交流、参加会议,笔记本上总是写满了密密麻麻的记录。弹指挥间,冬至又至,这些记录早已浓缩成一幅幅流程图、一份份函件。日渐短,夜渐长,他仍在灯下孜孜不倦地写着、画着、敲击着,默默推进着项目前期的各项工作。一份份批复文件,是对他工作的肯定与褒奖。从清晨到黄昏,从初春到肃冬,张劲峰在核电前期建设最前线,用专业与热情,书写着核电前期建设的“日记”。
“记得再核对下物资清单。”
“明天一早的上门核酸我先过去布置。”
夜至寒降,总有那么一盏灯,温暖这个冬天。保健物理人翻动着物资表单,核验一行行物资的数量,搬运一份份防疫用品,打包寄往在外出差人员,多方协调在办公区域设立核酸检测点。每次最早出现在公司核酸检测点的也是他们——保健物理科团队。正因为有许许多多像他们一样的人的默默付出和守护,让我们的内心保持一份淡定和坦然。
来 源 | 宣传文化中心
编 辑 | 胡依婷
校 对 | 田洪达
审 核 | 许 佳
Copyright © 2015-2022 西方快报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沪ICP备2020036824号-7 联系邮箱:5 626 629 @qq.com